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网站资讯>> 新疆民俗 >> 详细页面

新疆民俗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乌鲁木齐市(一)

新疆民俗 作者:天山小风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2/12/3 0:07:435659人已关注

导语:无论你是乘飞机还是乘火车到新疆旅游或出差,进入乌鲁木齐后都会被她的美丽风情所打动。乌鲁木齐不再是边缘城市,而是亚心之都,成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1、乌鲁木齐市概况 


地理位置。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坐落在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86°40′~88°55′,北纬43°15′~44°20′,被称为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县永丰乡一带又是整个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乌鲁木齐市区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东南临吐鲁番,南接冰达坂,西瞻昌吉平原,东北与阜康、吉姆萨尔相接,北望准噶尔盆地。


气候特征。乌鲁木齐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且不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温差10.7℃,七月份平均气温25.7℃,一月份平均气温-15.2℃。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为154毫米。


人口民族。乌鲁木齐市现有常住人口233.2万人,居住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47个民族,辖八区一县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有一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和五个二类口岸,是我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目前,乌鲁木齐市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联系和交流,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疆外贸出口基地。


矿产资源。乌鲁木齐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有“煤田上的城市”之称,煤炭储量近100亿吨,石膏储量22亿吨,石灰石储量1.04万吨,食盐储量1000多万吨,芒硝1.1亿吨。还有种类繁多的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新疆旅游资源。境内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164平方公里,丰富的地上地下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济发展。乌鲁木齐经济发展将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开发区的建设促进城市建成区的改造,扩展以及城郊农牧业带的发展,以建成区和农牧业带的发展作为开发区建设的后盾,逐步形成建成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为主,新市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为主,农牧业带以副食品生产、乡镇企业、矿业开发为主的四个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区(带)。


2005年,乌鲁木齐市人均GDP约为3000美元,在中国西部12各省会城市中,综合实力位居前列,被誉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旅游资源。乌鲁木齐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是中国距离欧洲最近的首府城市。从地缘关系、市政设施和交通区位等方面看,乌鲁木齐可以作为我国与中亚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沿地带。如今的乌鲁木齐已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物流、金融、交通、信息枢纽,也是中西亚各国和俄罗斯游客到中国新疆旅游购物的重要集散地。乌鲁木齐到2010年,形成完善的旅游城市综合功能,将乌鲁木齐市建设成新疆旅游经济强市,成为吸引内地、辐射中亚、连接欧洲的重要国际性区域游客集散地和新疆旅游目的地。


目前,乌鲁木齐市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体系。全市拥有星级宾馆107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以下86家;乌鲁木齐旅行社超过266家(国际旅行社25家),导游4000多人,乌鲁木齐旅游从业人员4万人以上;全市现已建成各类旅游景区(点)46处,国家A级景区23家,其中4A级3家,“农家乐”400余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各7处。


去年乌鲁木齐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80.1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国内外旅游及购物总收入76.18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接待国际游客19.17万人次,同比增长8.4%,国际旅游购物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8.36%。国际游客中韩国游客占2%。乌鲁木齐市与韩国乌山市结成友好城市,为乌鲁木齐旅游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乌鲁木齐市历史发展


16世纪,驰骋在乌鲁木齐这片肥沃的原野上准噶尔蒙古族牧民,第一次给这块地方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距今250多年。1884年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省时乌鲁木齐被“钦定”为省会,起名“迪化”。乌鲁木齐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最早进入此地的为古姑师人。东汉时为东师六国的一部分。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现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水库南侧的古城遗址,即为当时轮台县。从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畔屯垦。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戎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驻守这一战略要地。乌鲁木齐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农业、商业、手工业一度有较快的发展,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清军先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为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之后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将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命名日“迪化”。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迪化城西另筑新城巩宁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乌鲁木齐同知改为迪化州知州,改乌鲁木齐参赞大臣为为乌鲁木齐都统,于是巩宁城也就成为当时清王朝在乌鲁木齐的军政统治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决定设立甘肃新疆省,定迪化为省会。从此迪化成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录州为迪化府,增设迪化县委附郭首县。


民国2年(1913年),将镇迪道尹改为观察使,并同时撤消迪化府,保留迪化县。民国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员会。民国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设市并成立市政府;同时将市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区迪化县录属迪化专员公署,辖6个乡,2个牧区及达坂城镇。


乌鲁木齐历经几番沧桑巨变,结识过多少英雄豪杰。清代主编过四库全书的纪晓岚(纪昀)当年谪居新疆时,曾在乌鲁木齐著述《阅微草堂笔记》。据考证,阅微草堂原址即在人民公园内。林则徐被清廷贬官伊犁,途径乌鲁木齐时写道:“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发配到新疆后,在乌鲁木齐了却残生。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特别是40年代盛世才统治时期,不足10万人的乌鲁木齐,有6万多人次被投入监牢,3万人次遭受酷刑。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森等同志,在这里惨遭杀害,边疆大地留下了烈士的鲜血和他们造福新疆人民的丰碑。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划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在郊区建立农民协会,并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成立三个乡。至此,城乡各级人民政府初步成立。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


  以上就是亚洲中心新疆乌鲁木齐市介绍,您可能还想了解新疆旅游租车新疆自驾游新疆自助游喀纳斯旅游那拉提旅游天池旅游等更多好玩的新疆旅游景点和新疆旅游线路,记得关注新疆旅游网天山风情网哦。


     本页关键词: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乌鲁木齐市概况   乌鲁木齐市历史发展


新疆天山风情国际旅行社服务号



返回首页





微信小程序
  • 电话咨询

  • 0991-4512301